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45亿预算
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45亿预算,据统计显示,今年清华大学的预算达到了362亿,比去年的317亿增加了45亿,相当于北京邮电大学一年的经费预算了,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45亿预算。
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45亿预算1
自 4 月起,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信部直属高校陆续在其信息公开网公布了 2022 年部门预算,截至 5 月 22 日,共计有 790 所高校在其官网上公开了其 2022 年的经费预算。
据统计,今年占据榜首的依然是清华大学,其预算竟高达 362 亿元,相比去年的 317 亿元还增长了 45 亿元,涨幅达到了 14.2%,要知道,光是这增加的预算,就相当于南昌大学等高校一整年的经费预算……
除了清华大学外,今年共计有 20 所高校预算超越百亿大关,是学生心目中妥妥的土豪大学了。
不过说到土豪大学,深圳大学肯定是名列前茅!虽然仅为地方高校,但凭借着每年丰厚的入学奖学金、每学期 300 元的体育经费,还有各式各样的教育补贴,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慕名而来的学子。
据其官网介绍,2022 年深圳大学的预算达 80 亿,一举挤进前 30 名,作为一所双非院校,却在排名上超越了许多 985 及 211 院校。
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45亿预算2
2022年高校预算公布,清华大学增加45亿,浙江大学力压北京大学排名第二,各理工科院校你追我赶,国防七子表现抢眼,中科大最近三年预算翻倍,年复合增加率超1/3。北京大学的预算同比反而减少了2亿。
据统计显示,今年清华大学的预算达到了362亿,比去年的317亿增加了45亿,相当于北京邮电大学一年的经费预算了,不得不说,这个数据可真是让人感到夸张,今年更是甩开了第二名100亿,清华大学真的不容小觑。
而且耐人寻味的是浙江大学的预算排在了第二,超过了北京大学,而且北京大学还减少了,不得不说,高校之间的排名真不是虚的,浙江省也果然是重视教育,之前就因为对人才有好而屡次出名,现在更是可以让学生安心报考了。
让大家开心的是高校“国防七子”的预算也都增长了不少,这也就意味着能为我国稳定培养出更多 的人才,他们将来投身于各领域、各行业成为领军人物,届时又会对我国的发展要进一步帮助。
全国高校2022年度经费公开,清华大学排第一,评论区却变味了,看起来评论似乎并不友好,而是支持将教育经费拨给其他学校,看的出来,大家对这个结果可能并不是特别满意。
但是事实上,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因为清华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众多,所以在各个方面,都会更胜一筹,每个方面都突出的情况下,汇总起来自然会显得更多,如果因为“人才外出”就否定清华大学的教学实力,未免有些偏激。
“与其自己努力不如诋毁他人”,这是很多年轻人“摆烂”时的口号,可是放在这里并不适用,毕竟人才的选择多种多样,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罢了,其他人是无权干涉的。
成为其中一员才有更多的话语权,与其干涉他人的选择,不如先考上清华
其实说实话,很多人都对部分清华学子颇有意见,觉得国家给予部分学生这么多教育资源,而他们却只顾自己,全然不顾大局的行为很自私,但事实上,如果站在同样的高度,每个人会怎么样做选择还真的不一定。
学生们考上更高级的学府时,才知道教育的意义,知识是无国界的,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但是其他学校的学生也会如此,不过清华的情况会更多一些。
但是要知道,能考上清华的学生,大多数学术性思维的比较纯粹,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地学习,当然是会选择学更多,所以换一种思路,想着人才以后再回来报效祖国也很有意义,人和人的选择是不同的,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
所以说,与其义愤填膺,不如自己或是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后,为祖国做出贡献,这才是家长教育学生的正确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名校的'存在。
高校的资源是通往“更大平台”的依托,学生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其实很多学生觉得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发达城市的学校,因为可能会对将来找工作产生影响,但实际上,笔者认为城市并非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发达城市也有很多专科和一般的本科,难道毕业证书一样有含金量吗?
归根结底,还是学校的实力最重要,很简单,看看学校会不会加一户晓就知道了,就例如,清华北大不用说分量也摆在那里,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考上清华北大,但学生们也要利用慧眼识别出有能力且师资力量充沛的学校。
而且在做选择的时候也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专业来区分是不是适合自己,否则再好的学校不适合学生就读,也起不到最好的效果,所以,马上就要高考了,学生们也不要太冲动,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决定比较好。
对于学生们来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高校的预算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所以学生们也要好好努力,据说都发篇论文,也有可能让学校的预算更多一些,不妨试一试哦!
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45亿预算3
近日,教育部、工信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22年部门预算报告。清华大学以约362.11亿元蝉联国内高校经费榜第一,浙江大学以约261.03亿元位居第二,北京大学以约219.29亿元位居第三。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清华大学的预算经费一骑绝尘,仍是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预算超过300亿的高校,比位居第二的浙江大学高出整整101.08亿元,差额相当于吉林大学(约103.93亿元)、北京师范大学(约98.97亿元)的全年预算。
同时,清华大学的预算经费增长十分可观,相比2021年的317.28亿元,增加了44.83亿元;第二名浙江大学的预算经费也获较大提升,相比2021年的228.16亿元,增加了32.87亿元。
令人意外的是北京大学,其预算经费相比2021年的221.34亿元,反倒降了2亿元。如此一来,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在预算经费上的差距一下就拉大了,两者的预算经费差额从2021年的6.82亿,迅速扩大为41.74亿。
2022教育部直属高校高校预算TOP 3(图源:中国教育在线)
高校经费年年水涨船高,但校际差异悬殊。那么,高校的钱哪里来?动辄百亿的年度预算,靠的是财政拨款的支持,还是高校自主经营能力?
上年结转44%,高校钱花不完?
在高校年度预算中,一大资金来源是上年结转。
所谓“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预算已开始执行但尚未完成,本年仍需按照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通俗来讲,就是上一年度预算中没花完的钱。
三校2022年收支预算显示,清华大学上年结转约106.30亿元,浙江大学上年结转约100.89亿元,北京大学上年结转约56.28亿元。以浙江大学为例,2022年结转经费几乎占上年预算总经费228.16亿元的44.22%。
预算近一半没花完,这正常吗?
实际上,预算中的上年结转经费与科研项目的完成周期有直接关联。以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基础理论研究的完成时限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的完成时限一般为2-3年。因此,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等预算执行很难在当年结清。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则认为,结转经费高企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或者预算执行过程碰到政策瓶颈等问题;二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合理造成了科研经费支出困难。
财政拨款,占几何?
在上年结转的资金之余,高校的收入科目通常包括四项收入,分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指的是高等学校当年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财政教育拨款、财政科研拨款和财政其他拨款。在清华大学本年收入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约57.32亿元,占收入预算的22.41%;浙江大学本年收入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约41.59亿元,占25.97%;北京大学本年收入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约51.71亿元,占32.30%。
可以发现,这部分财政的直接拨款是高校收入的重点来源之一,占预算前三甲高校的五分之一以上收入。但相较于高额的总预算,各高校列出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相差并不太大。
第二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通常在高校收入预算中比例极小,如北京大学今年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115.50万元,占0.01%;清华大学今年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6,362.50万元,占收入预算的0.25%。
因此,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并不是高校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
高校自己“挣”来的钱
真正造成高校经费差异的,还是高校自己“挣”来的钱。
收入科目的第三项事业收入,是与高校科研工作者密切相关的一项科目。一个大学新生,每年为母校缴纳学费、住宿费,这些都属于学校的教育事业收入。不少教师、学生参与过的科研项目,则可能为高校带来承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进行科技咨询等方面的收入。
以上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共同构成高校收入科目中的事业收入。在本年度高校预算前三甲中,清华大学事业收入约137.20亿元,占收入预算的53.65%,浙江大学事业收入约91.50亿元,占57.14%;北京大学事业收入约71.22亿元,占44.48%。
针对高校事业收入,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曾撰文评论:“这部分收入则全部来自高校,是高校自己挣出来的,不是谁拨付的。各著名大学经费的差异,在这个方面体现出来了。”
第四项其他收入,则主要指高等学校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收益、捐赠收入、租金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现金盘盈收入等。
在这部分收入中,高校的经营能力不可小觑。去年3月,中公 教育集团创始人李永新向北大捐资10亿元,这是北大建校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最大一笔校友捐赠。
此前,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分别累计接受校友捐赠47.20亿元、41.97亿元,浙江大学获捐赠23.77亿元,居第4名。
如今,高等教育在经济形势中保持增长实属不易。逐年增长的预算经费,也被赋予更多利好一线教研工作的期待。如北京大学项目效益目标表的年度目标一栏所言:为学校教研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并回馈社会。